各位弟兄姊妹平安,謝謝各位持續為著我的家人禱告,簡單報告一下情況,也請各位如果有一些想法可以給我建議。我爸從中國醫轉到榮總做檢查,昨天剛完成住院檢查出院了。但是當中是有一些問題的,我目前正在請教一些人該怎麼處理。 目前請各位代禱,從起初到如今我的方向都是相同: 1 . 父親、母親、哥哥 靈魂得救,信主受洗。 2. 求主使用我父親(&家人),改變他讓他的心柔軟,可以經歷上帝,被主用為主作見證,當然求主使他的性命存活。 3. 求主預備醫藥費。 4. 現在這個階段我的家人都很低迷,我覺得需要一些管道讓他們可以接觸到不同的氣氛跟盼望,讓家人可以有積極的態度。因為我瞭解他們,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 感謝各位弟兄姊妹的關心跟代禱,主都紀念。 從他豐滿的恩典裡,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約1:16)
禱告: 我接待耶穌成為我個人的救主,我因信耶穌已經重生,我已經得著神兒女的權柄。透過道成肉身的耶穌,住在我裡面,主耶穌充滿滿地賜給我恩典與真理。
藉著耶穌豐滿的恩典,我領受了恩上加恩的恩寵。
神的恩慈領我勝過罪惡,神的恩寵給我勝過一切失敗習慣的能力,神的恩寵賜給我撒種的眼光與撒種的能力。
因為神的恩寵,神降下時雨、叫我的地生出土產、田野的樹木結果子。我打糧食要打到摘葡萄的時候、摘葡萄要摘到撒種的時候、並且要得飽足、在我的地上安然居住。
奉耶穌基督的名宣告:我在基督裡面是新造的人,神的恩典使我回應真理,我必與基督的身體一同見證豐滿的恩典 |
不花錢的養生:穴道按摩 20圖
(手) 手神門穴:手腕橫紋處,從小指延伸下來,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處:幫助入眠,調節自律神經,改善心悸。
圖來自:壹蘋果網路 內關穴:位置在手掌面關節橫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凹陷處:幫助入眠,可調節自律神經,抒壓/解除疲勞,改善胸痛、心悸、盜汗,舒緩腹脹感,治頭暈目眩。
圖來自:自由電子報 各手指指甲旁邊:手心拇指(肺經)、中指(心包經)小指(心經)手背食指(大腸經)、無名指(三焦經)、小指(小腸經):抒壓/解除疲勞。
圖來自:udn 合谷穴:先以右手拇指內側橫紋,對應左手虎口,拇指下壓所按之處即是,或著食指拇指併攏,虎口處出現隆起肌肉,狀若山丘,往後走為山谷凹陷處,即是此穴:抒壓/解除疲勞,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避免「中痧」,增進免疫力,提神醒腦,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
圖來自:自由電子報 曲池穴:在手肘關節彎曲凹陷處:抒壓/解除疲勞,有疏風清熱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發危機,可讓肌膚循環改善,避免「中痧」。
圖來自:壹蘋果網路 勞宮穴:中指及無名指往下延伸交會的凹陷處,位置大約在握拳時,中指點於掌心的位置:提神醒腦、清心安神。
圖來自:壹蘋果網路 手指的肺穴:無名指第一指節中點:解除掉發危機。
圖來自:自由電子報 手指的肝穴:無名指第二指節中點:解除掉發危機。
圖來自:自由電子報 (頭) 百會穴:位置在頭頂,以兩邊耳尖劃直線與鼻子到後頸直線的交叉點: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預防頭痛,提神醒腦,解除掉發危機。
圖來自:壹蘋果網路 風池穴: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拇指往上推,在脖子與髮際的交接線各有一凹處: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改善頸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頭痛。
圖來自:壹蘋果網路 (臉) 承泣穴:眼球正下方,眼框骨凹陷處: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
圖來自:udn 睛明穴:眼頭起點處: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預防頭痛,提神醒腦。 攢竹穴:約眉頭附近,眉稜骨向眼眶凹陷之轉折處: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 魚腰穴:眉毛中點: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 絲竹空穴:眉尾處: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 太陽穴:眉梢與眼角之間,向後方約一指寬的地方: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預防頭痛,提神醒腦,解除掉發危機。 (耳) 耳穴中的脾、胃兩穴:針對腸胃不適、控制食慾。
圖來自:udn 耳穴中的神門(位於耳上方三角窩處)、心區、內分泌及皮質下等穴:針對疲倦且睡眠品質不好。 耳穴中的髖點、膝點及頸椎點等處:針對腰痠背痛。 (腿) 足三里穴: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修飾曲線,恢復窈窕、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
圖來自:自由電子報 陰陵泉:膝蓋下方,拇指與食指由膝蓋往下,扣住脛骨兩側縫隙可壓到一凹陷處,小腿脛骨內側緣,往上推到盡頭的地方:修飾曲線,恢復窈窕、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
圖來自:壹蘋果網路 三陰交穴:腳內踝最高點上方約四指幅:改善失眠。
圖來自:壹蘋果網路 陽陵泉穴:小腿外側,膝下1寸之凹陷,腓骨小頭附近:改善腿酸腿粗。
圖來自:udn 承山穴:踮起腳尖,足跟輕提,在小腿肌肉正中出現凹窩處:改善腿酸腿粗。 湧泉穴:位於腳底人字中心,往下約1/3處的凹陷處:改善失眠。
圖來自:壹蘋果網路 (身體) 水分穴:肚臍上2公分處,腹部中線上:修飾曲線,恢復窈窕。
圖來自:自由電子報 關元穴:肚臍正下方4指寬處,腹部中線上:修飾曲線,恢復窈窕。 膻中穴:位於兩側乳頭正中間與胸骨中線的交接點:情緒鬱悶、心悸、焦躁等有緩解作用。
圖來自:壹蘋果網路 肩井穴:位於第七頸椎下與肩膀外高骨突起(即鎖骨肩峰端)連線中點:消除肩膀酸痛,幫助入眠。
|
【保肝4穴位】: 1.太沖穴:在腳背、足背、第一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功效:此穴位有疏肝、解鬱的作用。對於肝火太旺、容易焦慮、鬱悶的人,都可以按摩這1個穴位。 2.期門穴:期門穴位於第6肋間處取穴。 功效:對於肝氣鬱滯在脇肋,可疏肝、解鬱。改善胸悶、鬱悶的作用。 3.肝俞穴:位於第9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若肝這個臟腑有問題時,反映背部的俞穴也會有異常地反應。 功效:刺激此穴位具有養肝的功效。 4.三陰交穴: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經交會的穴位。 功效:經常按壓此穴,有養肝血、補脾氣、滋腎陰的作用。 |
低頭族手麻頭痛 穴道按摩紓緩 不少人通宵達旦玩智慧型手機,造成肩頸酸麻、頭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天推薦低頭族以指腹按摩穴道,以紓緩疼痛。 高醫中醫部傷科主任林正哲今天指出,不少人因為智慧型手機而習慣低頭看手機、上網或玩遊戲,低頭時間太長造成肩頸疼痛、手臂酸麻等症狀而求助醫生。 他表示,現代人工作已經很緊張,加上有人習慣長時間玩手機,這些「低頭族」不自覺駝背、抬肩,緊繃姿勢,導致脖子、肩頸僵硬,嚴重者還會引發緊張性頭痛、手臂疼痛、手指末梢麻木和頭暈等後遺症。 林正哲提醒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在看手機時,頭頸不要太低、時間不要太長,也不要維持同一姿勢、避免躺在床上或沙發上玩手機。 林正哲建議有玩手機造成肩頸疼痛者,初期可以穴道點壓按摩,有助於快速去除勞累和減緩酸痛。 他建議,找到風池穴、肩井穴、膏肓穴、大椎穴、肩外俞等處做點壓,如果是按摩應用指腹,按壓力度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直到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間約3到5分鐘,以減緩疼痛感。 |
最近天氣不斷變化,正是氣喘的好發時節,由於氣喘容易反覆發作,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有許多患者終其一生都為其所苦。為了防治氣喘,彰化基督教醫院今13日舉辦氣喘衛教宣導活動,並由中醫師教導民眾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讓人人「棄」喘、呼吸順暢、戰勝氣喘。 張順昌中醫師(右)為民眾做中醫「棄喘」穴位按摩介紹及實地操作。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張順昌醫師表示,氣喘對中醫學來說,屬於「哮證」、「喘證」及「痰飲」的範疇,古籍早有氣喘及相關症狀的記載,認為與「肺臟」的功能失調最為相關。平時若能按壓或輕輕刮痧與肺臟相關的穴位,調整其功能,將能達到保健呼吸道的效果,進而降低氣喘復發率。 根據經脈理論描述,與肺臟相聯繫的經脈為「肺經」,分布在人體的上肢,只要平時對肺經走向上的穴位進行按摩,就能達到肺部和呼吸道保健的效用。一般常用的肺經穴位,包括前胸外側的中府穴、手肘上的尺澤穴、靠近手腕內側的列缺穴,以及虎口上的合谷穴。 另外,胸部前後的特定穴位同樣具有保健呼吸道的效果,例如前胸胸骨上的膻中穴,背部上方正中央的大椎穴、定喘穴,兩肩胛骨內側的風門穴、肺俞穴和膏肓穴等,都可以做為肺部日常保健的穴位。 張順昌中醫師提醒,按摩上述穴位雖可以保健肺臟功能,降低氣喘併發率,但是仍有注意按壓的力道,不可過度用力,以穴位出現「酸脹」感即可。使用按摩工具刺激穴位時,也應留意施力,避免造成皮膚損傷 |
5類營養素,有助排除體內各種毒! 【胡蘿蔔素】: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因為它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有助消除過多的氧化自由基,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白內障以及老年痴呆等老化病症。 【維生素B群】:參與運作體內的各項新陳代謝,包括呼吸作用、醣類代謝合成等。由於維生素B群屬於水溶性,容易從尿液中排出,所以需要每天補充。 【維生素C】:是一種「抗壞血酸」,屬於水溶性維生素,除能輔助膠原蛋白質合成、加速傷口癒合,並具備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致癌物質「亞硝酸胺」的形成、促進脂肪及膽固醇代謝,並能保護肝臟、幫助解毒。 【礦物質】: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包括:鈣、磷、鉀、鈉、鋅、鐵、碘等20多種,主要功能在於構造細胞組織、調節生理機能。
【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主要是不能被人體消化道酵素分解的多醣類及木植素,一般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兩大類,既具吸水作用,能增加腸道及胃中的食物體積、增加飽足感;又能促進腸胃蠕動、紓解便秘;同時還能吸附腸道中的有害物質,以便排出,可說是「腸道清道夫」。 |
明眼、鳳眼能夠改善眼睛疲勞和急性結膜炎,大空骨則可改善一切有關於眼睛的症狀;而「抑制老人性的白內障」,因為這幾個穴道都具有眼睛保健的功效,因此抑制老人性白內障是成立的。 |
每件事尋求神 等候 尊榮神 跟人關西 站在對方想事情 我幫你解決問題 我跟你站再一起面對問題 愛是不求自己益處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