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9:6)

 

天父!我感謝你,因為你將你的獨生愛子賜給我們,我求你將台灣的政權擔在主耶穌的肩上,使台灣有真正的和平。

 

為各樣的選舉禱告:

懇求你賜給選民智慧,選出行動正直,有誠實、公義的人出來擔任公職,使百姓可以蒙福。所有貪圖財利,收受賄賂,屈枉正直的人,我懇求你伸出你公義的手攔阻他當選。我求你幫助選民不要被蒙蔽,不要收受任何賄賂,因為貪財乃是萬惡之根,唯有公義使邦國高舉,求你在我們的國家掌權,使一切不法之靈遠離。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一個「圖書館搬家故事」的啟示

 

相傳,大英圖書館老館年久失修,在新的地方建了一個新的圖書館,新館建成以後,要把老館的書搬到新館去。

 

這本來是一個搬家公司的活,沒什麼好策劃的,把書裝上車,拉走,運到新館即可。

 

問題是按預算需要350萬英鎊,圖書館沒有這麼多錢。

眼看雨季就要到了,不馬上搬家,這損失就大了。

 

 

怎麼辦?館長想了很多方案,但一籌莫展。

 

正當館長苦惱的時候,一個館員找到館長,說他有一個解決方案,不過仍然需要150萬英鎊。

館長十分高興,因為圖書館有能力支付這筆錢。

 

「快說出來!」館長很著急。

 

館員說:「好主意也是商品,我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如果150萬全部花完了,那全當我給圖書館做貢獻了;如果有剩餘,圖書館要把剩餘的錢給我。」

「那有什麼問題?350萬我都認可了,150萬以內剩餘的錢給你,我馬上就能做主!」館長很堅定的說。

 

 

「那我們來簽個合同?」館員意識到發財的機會來了。

 

 

合同簽訂了,不久實施了館員的新搬家方案。

150萬英磅連零頭都沒有用完。就把圖書館給搬了。

 

 

原來,圖書館在報紙上刊登一條驚人消息:「從即日起,大英圖書館免費無限量讓市民借閱圖書,條件是從老館借出,還到新館去。」

 

 

 

很多時候,我們把事情想成當然,總以一種模式去思考,但很多事情往往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或處理辦法,這就需要我們做『思維體操』。

 

朋友,你今天做思維體操了嗎?

 

 

 

~【 三種人生 】網路文章分享

 

有一位老師有一天帶學生坐船,當船行到湖中央時,他問學生:

 

「有一種東西,跑得比光速還快,瞬間能穿越銀河系,到達遙遠的地方…這是什麼?」

 

學生爭著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

 

老師滿意點點頭:「那麼,有另外一種東西,跑得比烏龜慢,當春花怒放時,

 

它還停留在冬天;當頭髮雪白時,它仍然是個小孩子的模樣,那又是什麼?」

 

學生一臉困惑,猜不出來….

 

「還有,不前進也不後退、沒出生也死亡,始終漂浮在一個定點;

 

誰能告訴我,這又是什麼?」

 

學生傻了眼,面面相覷…..

 

「答案都是思想!它們是思想的三種表現,換個角度來看,也可比喻成三種人生..

 

老師望著聚精會神的學生,繼續解釋:

 

「第一種是積極奮鬥的人生:當一個人不斷力爭上游,對明天永遠充滿希望信心,

 

這種人的心靈不受時空限制,他就好比一隻射出的箭矢,總有一天會超越光速,

 

駕馭萬物之上。」

 

「第二種是懶惰的人生:他永遠落在別人的屁股後面,撿拾他人丟棄的東西,

 

這種人註定被遺忘。」

 

「第三種是醉生夢死的人生:當一個人放棄努力、苟且偷安時,他的命運是冰凍的,

 

沒有任何機會來敲門、不快樂也無所謂的痛苦;這是一個註定悲哀的人,

 

像水母的空殼漂浮於海底,不存在現實世界、也不在夢境裡….. 【感恩合十】

一天,一個年輕的大學生跟他的教授在外散步,在散步的時候,他們看到路旁有一雙舊鞋子。

 

原來有一個工人把鞋子留在那裡,每天他工作完畢,就會回來找回他的東西。眼看下工的時間快到了。

 

年輕學生突然和教授商議,想要跟那窮人開個玩笑,他提議把這雙鞋子藏起來,看看鞋子的主人回來,找不到鞋子時會有怎樣的反應。

 

教授回答:

「我們不要以捉弄窮人為樂。你可以換個方式,為這人做一點好事,例如放些錢幣在每一隻鞋子裡,再看看他發現鞋子時將會如何。」

 

那學生決定照著教授的話去做,然後他們躲在樹林後,觀看那窮人會有甚麼反應。不久那窮人下工了,他回到路旁找到他的東西。他一面穿上衣服,一面把腳穿進第一隻鞋子裡。

 

他立刻覺得有東西在鞋裡,待彎腰一看,發現有一枚銀幣在那隻鞋子裡面,他臉上顯出驚愕的表情,又把銀幣翻來覆去,看了又再看,同時又左右觀看,是否有人惡作劇。但發現四周無人,於是他把銀幣放在口袋裡。

 

他繼續穿另外一隻鞋,竟又發現了另一枚銀幣,他臉上第二次出現驚喜的表情,高興之餘,便馬上跪下感恩禱告。

 

他謝謝神知道他的妻子生病,家裡也沒甚麼食物,他更感謝神,藉著不知何人的手使他絕處逢生。

 

那人離開後,年輕學生站在教授身旁,心中很受感動而淚水盈眶。教授說:「你覺得你後來所做的,是不是比先前那壞主意更有意義?」

 

希望有一天,人人發出的念頭都是善念,能處處考慮他人、為人找想。而不是只是為了一時自我的,去傷害他人。

 

從現在開始做起,用「善念」思考,創造出更多快樂的善循環,好嗎?

一隻兔子月薪3萬,打算用200萬蓋一個自己的窩。

森林之王獅子不允許,說私自蓋就是違章建築,只能向灰太狼買。

 

灰太狼是搞房地產的,先用100萬向獅子取得開發權,

再用300萬元向獅子買這塊地,投資200萬元把兔子窩蓋好,向兔子要價1200萬元。

 

兔子拿不出這麼多錢,於是向狐狸借1000萬元,分20年分期還清,

總共連本帶利1500萬!兔子全家二十年都等於為狐狸打工。

 

獅子、狐狸都賺了錢,只有兔子虧,連兔寶寶也不敢生了。

兔子愈來愈少,獅子覺得這樣下去大家沒肉吃,於是出手「打房」。

獅子非常重視兔窩價格太貴的問題,發布了新政策措施以打壓。

 

獅子認定兔窩價格賣得太高的原因:是因為有的兔子買了兔窩後,自己不住炒房所致!

獅子惡罵一聲:「這些小兔崽子,我一定要好好管一管」。

 

於是規定:「兔子買了兔窩如果2年內又賣了,要向獅子交納10~15%的奢侈稅。」

 

大多數沒有窩的兔子都很高興,以為兔窩會變便宜,

一開始價格先跌,借錢炒房的兔子急著賣,但灰太狼們財大氣粗,他們早就賺飽了!

 

知道2012年選完以後,大陸來的有錢肥兔也要來台置產,所以他們守住菁華地段,

先炒菁華店面及A級商辦,如南京東路及敦化北路口的台北金融中心大樓,

現在就喊價每坪135萬天價,結果兔窩價格沒降下來,獅子卻發了大財。

 

獅子又對狐狸說:「只借錢給首先交了更多頭期款的兔子,

並提高兔子們的利息,多買兔窩的不准借,全部只能付現金。」

這樣狐狸又發了財,灰太狼以更高的價格向獅子買地,

並轉嫁到兔窩價格上,加價後賣給兔子。

 

獅子辛苦地為自己操勞,兔子很感謝獅子,但還是發現兔窩價格愈來愈貴。

 

獅子說:「這事挺複雜,還真不太好辦,不過兔子們放心,

我們將繼續打房,將向已經有兔窩的徵稅…」

林肯從小家境清寒,12歲時就被迫離開學校,去當伐木工人。他每次都在自己砍倒的樹木上寫了一個自己名字開頭的「A」字。但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砍伐的木頭上被人寫了一個「H」。顯然,有人偷盜了他辛苦的勞力成果。

 

林肯很生氣,回家對繼母說:「一定是那個叫亨德爾的傢伙幹的,我去他們家找他理論!」繼母看著林肯說:「孩子,你先別急,先坐下來聽我講個故事。」於是,繼母跟小林肯講了獵人班普的故事:

 

從前在一片大森林裡,有一個叫班普的獵人,經常在森林中放置捕獸器抓捕獵物。因為他總是把捕獸器放在野獸經常出沒的地方,所以每天幾乎都會捕到獵物。有一天他去收捕獸器的時候,發現上面只有動物脫落的毛,卻不見動物蹤影。

 

班普很生氣,他想動物一定是被別人偷走了。於是在紙上畫了一張很生氣的臉,放在捕獸器上。第二天他又去收捕獸器,發現捕獸器上有一片大樹葉,樹葉上畫著一個圈,圈子裡有間房子,房子旁邊還有一隻狂吠的狗。班普看不懂那是什麼意思。他想:明明拿走了別人的動物,為什麼還畫這個圖呢?他覺得應該和這個人見面說說理。於是,他又畫了一個正午的太陽,還有兩個人站在捕獸器旁邊。

 

第三天中午,班普來了,看到有一個全身插滿了野雞毛的印地安人站在那裡等他。他們彼此語言不通,只能通過打手勢來對話。印地安人用手勢告訴班普:「這裡是我們的地盤,你不可以在這裡放捕獸器。」斑普也打手勢說:「這是我放的捕獸器,你不能拿走我的獵物。」兩個人比手畫腳的樣子很好笑,相互看著都大笑了起來。班普心想:與其多個敵人,還不如多一個朋友。於是他就大方地把捕獸器送給那個印地安人了。

 

有一天,班普打獵時遇到了狼群追趕,他被逼得跳下了懸崖。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正躺在印地安人的帳篷裡,傷口上還有印地安人幫他包紮的藥。從此,他成了印地安人的好朋友,和他們一起生活,一起打獵。

 

繼母講完故事,對林肯微笑著說:「你覺得班普做得對嗎?」「他做得很好,這樣就少了敵人,多了朋友。」林肯回答。

 

「對呀,孩子,你要學會寬容別人,這樣自己的路才會越走越寬廣。不然的話,你就會在社會上到處樹立敵人,很難成功。」

 

「我知道了,媽媽。」林肯點點頭回答母親。

 

林肯牢牢記住了母親的教導。寬容的美德為他鋪就了成功的一生,也讓他的故事不斷為後人所傳誦。

跨過面前的石頭

 

有一位年輕畫家,在還沒成名前,住在一間狹隘的小房子裡,靠畫人像維生。

一天,一個富人經過,看他的畫工細緻,很喜歡,便請他幫忙畫一幅人像。雙方約好酬勞是一萬元。

 

一個星期後,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約前來拿畫。

 

這時富人心裡起了歹念,欺侮他年輕又未成名,不肯按照原先的約定付給酬金。

 

富人心中想著:「畫中的人像是我,這幅畫如果我不買,那麼,絕沒有人會買。

 

我又何必花那麼多錢來買呢?」於是富人賴賬,他說只願花三千元買這幅畫。

 

青年畫家傻住了,他從來沒碰過這種事,心裡有點慌,花了許多唇舌,向富人據理力爭,希望富人能遵守約定,做個有信用的人。

 

「我只能花三千元買這幅畫,你別再囉唆了。」

 

富人如此說,因為他居上風,「最後,我問你一句,三千元,賣不賣?」

 

青年畫家知道富人故意賴賬,心中憤憤不平,他以堅定的語氣說:「不賣。我寧可不賣這幅畫,也不願受你的屈辱。今天你失信毀約,將來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價。」

 

「笑話,二十倍,是二十萬耶!我才不會笨得花二十萬買這幅畫。」

 

「那麼,我們等著瞧好了。」青年畫家對悻悻然離去的富人說。

 

經過這一個事件的刺激後,畫家搬離了這個傷心地,重新拜師學藝,日夜苦練。皇天不負苦心人,十幾年後,他終於闖出了一片天地,

在藝術界上,成為一位知名的人物。

 

至於那個富人,自從離開畫室後,第二天就把畫家的畫和話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富人的好幾位朋友不約而同的來告訴他:「好友!有一件事好奇怪喔!這些天我們去參觀一位成名藝術家的畫展,

其中有一幅畫中的人物跟你長得一模一樣,標示價格二十萬,不二價。有趣的是,這幅畫的標題竟然是《賊》。」

 

富人好像被人當頭打了一棍,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畫家的事。

 

眼看這件事對自己的名譽傷害太大了,他立刻連夜趕去找那位畫家,向他道歉,並且花了二十萬買回那幅人像畫。這個年輕畫家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志氣,讓富人低了頭。

 

這個年輕人名叫「畢卡索」。

 

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說過:「很多生活中的失敗,是因為人們沒有認識到,當他們放棄努力時,距離成功是多麼近。」

 

保羅在羅馬書曾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當我們面對無名的屈辱,有意無意的傷害,或生命中的挫折時,我們是否就一蹶不振呢?或是,我們可以暫時繞過這個生命中的障礙,跨越這個阻礙目標的絆腳石。

 

因為,我們實在沒有必要為了「一塊石頭」,放棄所有的旅程。除非我們能跨過這個面前的石頭,否則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前面的道路有多少驚奇

 

千里馬的迷思

 

 

有一匹年輕的千里馬,在等待著伯樂來發現牠。

 

商人來了,說:「你願意跟我走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為一個商人馱運貨物呢?」

 

士兵來了,說:「你願意跟我走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為一個普通士兵效力呢?」

 

獵人來了,說:「你願意跟我走嗎?」

 

馬搖搖頭說:「我是千里馬,怎麼可能去當獵人的苦力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匹馬仍然沒有找到理想的主人。

 

一天,欽差大臣奉命來民間尋找千里馬。

 

千里馬找到欽差大臣,說:「我就是你要找的千里馬啊!」

 

欽差大臣問:「那你熟悉我們國家的路線嗎?」

 

馬搖了搖頭。

 

欽差大臣又問:「那你上過戰場、有作戰經驗嗎?」

 

馬搖了搖頭。

 

欽差大臣說:「那我要你有什麼用呢?」

 

馬說:「我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欽差大臣讓牠跑一段路看看。

 

馬用力地向前跑去,但只跑了幾步,牠就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

 

「你老了,不行!」欽差大臣說完,轉身離去。

這匹千里馬就猶如一些好高騖遠的人,對工作東挑西選、嫌東嫌西,最後落得高不成,低不就,終被社會所淘汰而荒廢一生。

 

 

故事訓誡您我,即使學識淵博,初出社會時未必就一定要進入大公司或一定要擁有高規格的待遇,有時先在小公司好好磨練,從實務中印證自己所學,並加以修正,待經過一段時間磨練讓自己更為成熟時,再來考慮自己的出路反而更穩妥。

 

畢竟,有能者多,但識人者少,即使是千里馬,終其一生也未必能碰上一位伯樂,與其一直等待伯樂的出現,不如加強自己所能,若日後仍無法碰上伯樂,至少經過數年的磨練後眼前能走的路已變的更加寬廣

 

聖靈

罪人頑固不配領受神恩惠 讀聖經禱告主日不成為基督徒

首先做出抉擇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悔改信心歸向神赦免她洗盡罪因信稱意

重生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

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

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

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響聲,卻不曉得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

可與主溝通發展親密關西成長

與主同死改變

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

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

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

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

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

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裡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

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著

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

就恩是榮耀包括神為我們所做一切 過去 將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redraw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