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5:8)

因為我要將水澆灌口渴的人,將河澆灌乾旱之地。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的後裔,將我的福澆灌你的子孫。(44:3)

又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37:4)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1:2)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42:1-2)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5:6)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1:8)

你們若甘心聽從,必吃地上的美物,(1:19)

節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穌站著高聲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7:37)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7:38)

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63:1-2)

因為我切切的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1:11)

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做異夢。(2:17)

你知道市售的炸肉排或炸雞腿便當,熱量有多驚人嗎?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三餐不定時或以外食為主,但市售的炸肉排或炸雞腿便當,一個就有800~900大卡的熱量,相當於3碗白飯!以一個60公斤的男性來說,就需要騎2.5小時的腳踏車、或快走4小時才可以消耗。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營養科因此特地舉辦「健康享食一日餐」烹飪比賽,宣導健康飲食概念。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營養科鄭秀英營養師表示,以成年人來計算,男性每日需1800大卡的熱量,女性則需1500大卡,然而,市售的炸肉排或炸雞腿便當就佔了一半以上,其中的營養問題更是不容小覷,像是油脂含量太多、青菜份量不足、過多加工及醃製食物等,不僅會造成身體的負擔進而更會影響健康。

 

「健康享食一日餐」烹飪比賽分為「低熱量健康創意料理」和「超商一日健康餐」。「超商一日健康餐」就是要讓工作忙碌無法自行料理的同仁,在便利超商選購食品時,也能清楚瞭解營養標示,並養成計算熱量的好習慣。活動中發現很多人在計算熱量時,常忘了將食品的總容量一併納入。

 

而「低熱量健康創意料理」共有11組報名參賽,參賽者須設計適合自己味蕾又能符合健康低熱量的創意料理。參賽作品多為蔬菜類的涼拌沙拉料理,加入蒟蒻、寒天等無熱量又有飽足感的食材,達到符合低熱量又健康的主題。

 

鄭秀英叮嚀,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國人18歲以上過重及肥胖平均盛行率達39%,其中男性約佔51%,女性約36%;男童約29%、女童21%,推測不健康的飲食與缺乏運動是造成肥胖的主因。因此,在超商選擇食品及營養標示的閱讀就非常重要,低熱量、無糖、低油、低鹽的食物是首選,且正餐的搭配要注意營養均衡,才能吃得飽又吃的健康。

 

很多想減肥的人,在飲食控制上都會特別注意避免攝取過多脂肪,不過採取低脂飲食法,真的就能有助於減重嗎?過去40多年來的減肥觀念,絕大多數人都認同這樣的觀點,脂肪就是造成肥胖的元兇,但最近一份發表在權威性期刊「新英格蘭醫學」的研究報告提出了不同看法,更有健身教練親自實驗,發現採用低脂飲食反而增加了體重。

 

 

 

脂肪是冤枉的!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可能比脂肪更是造成肥胖的根源。(圖片/取材自英國《每日郵報》)

 

脂肪是冤枉的!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可能比脂肪更是造成肥胖的根源。(圖片/取材自英國《每日郵報》)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BMC Medicine)的報告表示靠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減肥法已經過時,碳水化合物有時反而更成為致胖關鍵,原因在於碳水化合物會促進身體分泌胰島素,而體內製造越多胰島素,體內就越容易儲存脂肪。

 

 

 

減肥吃高脂還低脂?健身教練親身實驗

 

 

 

除此之外,英國一位私人健身教練山姆(Sam)也以自己來做實驗,在他的實驗計畫中,將每天攝取的熱量設在平均5000大卡,不過前3周實行低脂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控制,而另外3周則改成吃較多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但總熱量都一樣。

 

 

 

照理來說,如果變胖是因為熱量太高,那應該兩組飲食法會增加同樣的體重,但是實驗結果卻發現,低脂飲食法讓他增加了16磅(約7kg)、腰圍增加了3.7英吋(9.5cm);但高脂低碳水化合物的3周,他僅增加2.5磅(1.3kg)、腰圍甚至少了1英吋(2.5cm)。

 

碳水化合物恐增膽固醇危機

 

 

 

實驗證明,飲食中的脂肪多寡並不是造成肥胖的唯一因素,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反而才是影響身材的關鍵。除了體重與身形上的變化,山姆之後接受體檢還發現,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的3周後,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升高了4倍之多,而優良膽固醇HDL也下降;顯示碳水化合物對於膽固醇值以及人體新陳代謝有重大影響。

 

 

 

過去研究已發現,精製碳水化合物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飢餓感,會降低用於代謝和體能活動的能量,甚至導致心臟疾病與慢性疾病風險,此外,脂肪之所以成為人們恐懼、不敢吃的東西,原因在於他的熱量比碳水化合物類高出許多,單看熱量的話自然會覺得吃脂肪就是會胖。

 

 

 

但是其實市面上許多標榜低脂的產品,改用糖、鹽分以及人工添加物來取代脂肪的口感與風味,反而增加致胖危機。因此因此選擇食物並不能光看單一營養素或熱量而定,減重及保持身材最理想的飲食是多吃蛋白質及脂肪,少吃碳水化合物。

 

大家都知道咖啡能夠提神,甚至還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但您可能沒聽過黑咖啡還能治咳嗽,民眾研究歷史資料,發現在19世紀有美國的大學教授來到台灣時,用黑咖啡加糖幫助民眾治療咳嗽,醫生表示,因為咖啡因除了提神、抵抗疲倦,還有止痛效果,因此對傷風、感冒都有幫助。

 

咖啡豆現磨成粉,放到濾紙上,細心地用熱水慢慢沖泡,不加糖和奶精的黑咖啡是不少咖啡愛好者品嚐原味的選擇。

 

雲林古坑咖啡是台灣知名咖啡產地,公所農業科長研究咖啡文化,意外發現曾有國外教授來台灣,把黑咖啡當成藥品治療咳嗽。古坑鄉農經課長孫旺田:「因為它裡面含了很多化學成份,包含咖啡因的部分,那適當的飲用或是喝黑咖啡,然後喝熱的,當然是對咳嗽有效果。」

 

 

 

記載用咖啡治咳嗽的,就是美國密西根大學動物學教授史蒂瑞,他搭船到澎湖馬公時,發現不少婦人因為天氣冷,不斷咳嗽,因此煮了黑咖啡加糖,真的治好咳嗽。雲林衛生局長吳昭軍:「咖啡是神經性的興奮劑,那當然咖啡因還有止痛的效果。」

 

 

 

醫生表示,因為咖啡因能激活中樞神經,還能止痛、抵抗疲倦,甚至對傷風、感冒,還有水腫都有幫助,但因為咖啡喝多了會興奮,甚至造成胃酸增加、睡不著,因此雖然有治療咳嗽效果,但還是要適量,避免出現反效果。

 

 

 

現代人工作忙碌大多選擇外食,根據2008年一項營養師公會針對全台25-40歲外食人口調查發現,97沒有達到天天3份蔬菜、2份水果的每日蔬果攝取建議量標準。專家表示,攝取膳食纖維的好處多多,除了避免發生脹氣、便秘等問題,還能提升免疫力,可預防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可降低大腸癌病變風險。

 

奇美醫院營養科臨床組長凃美瑜指出,外食族貪圖方便,大多就近選擇速食當作3餐,造成肉類、油炸、加工食品攝取過多,蔬菜攝取量又太少,導致腸道壞菌變多。而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若腸道內的壞菌多於好菌、缺乏足夠的膳食纖維,且平日水份攝取太少、運動不足,就會減少腸胃蠕動,進而產生脹氣、便秘等問題。

 

凃美瑜組長強調,攝取膳食纖維的好處多多,能增加腸道蠕動,縮短糞便停留在腸道,並減少糞便與腸黏膜接觸的時間,可避免發生便秘、痔瘡,以及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膳食纖維與膽固醇、膽鹽結合增加排泄,加速肝臟中膽固醇再代謝成膽酸,可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的吸收,可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而預防心血管疾病;膳食纖維可延緩醣類的吸收,並延緩血糖上昇的幅度,進而讓血糖控制趨於穩定。

 

膳食纖維並可加速腸道好菌繁殖,產生短鏈脂肪酸,提供腸黏膜細胞能量來源,促進代謝功能,進而能提升免疫力。至於要攝取多少膳食纖維才足夠?凃美瑜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2025克的膳食纖維。她舉例,早餐一杯牛奶加燕麥片、2片全麥吐司、一顆蘋果,約可攝取7公克的膳食纖維量;中、晚餐若各吃200公克的五穀雜糧飯、蔬菜、水果,總共約14克,就能輕鬆達到建議標準。外食族飲食則需注意食物挑選,首選建議自助餐,若選擇便當、麵食,最好加點一份燙青菜、生菜沙拉,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

 

凃美瑜強調,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黃金比例水溶性纖維60%,非水溶性纖維40%,但也要視自己的需求搭配攝取。水溶性纖維多具有膠質、黏性,如蘋果、香蕉、山藥、燕麥、洋菜,能幫助腸道好菌繁殖、糞便形成;而非水溶性,如糙米、胚芽米等五穀雜糧,可增加腸道蠕動、糞便體積,使排便更順暢。提醒大家,如果目前你是少纖者,增加膳食纖維應該採漸進式,慢慢增加,讓腸道適應,不要一次吃太多,易造成腸脹氣或腹痛。市面上販售的纖維粉,食用時要注意需搭配足夠的水分,纖維易膨脹,有時會阻塞腸道,會感覺不舒服。

 

許多人發生便秘會選擇市售能促進排便的飲品改善症狀,幫助排便效果,凃美瑜則是建議民眾要注意成分標示,一般飲品含糖量高;另外,她指出,屬益菌生的寡醣,在食物中的寡醣可增加腸內好菌(益生菌)的數量,寡醣是好菌的食物,會讓好菌繁殖更多,更能促進腸道蠕動,即可達到預防便祕,整腸保健的功效,寡醣即富含在高纖蔬果或全穀根莖類如地瓜…。

 

腸道保健三要素:適當運動、飲水充足、足夠膳食纖維,平日注意可以讓你遠離便秘及腸癌風險。

 

 

 

感冒吃藥卻不見好轉,且合併有耳悶症狀嗎?當心鼻咽癌找上門!日前,一名67歲婦女誤以為左側耳朵悶塞是感冒所致,服藥2個星期仍不見好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罹患第一期鼻咽癌,需放射線治療。

 

收治該名婦人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麗慧表示,患者過去沒有中耳炎病史,就診時也沒有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但左側中耳有積液現象,經鼻咽反射鏡檢查發現左側鼻咽黏膜增厚,進行鼻咽切片,病理報告證實為鼻咽癌,遂安排病患入院檢查癌症分期與後續治療。

 

愛好菸酒+醃漬物 鼻咽癌風險高

 

鼻咽癌有其特殊地域和族群性,好發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及台灣。根據統計,2010年鼻咽癌在台灣發生率排名於男性為第10位、女性為第18位。

 

除了家族遺傳的致癌因子之外,不當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也會提高鼻咽癌的風險。林麗慧醫師列舉常見的促進因子,例如菸、酒、含大量亞硝酸鹽的醃漬類魚肉,另外和肺癌發生息息相關的高油煙烹調習慣,雖尚無研究證實與鼻咽癌發生率有直接關係,但其煙霧含有多種致癌物質,不排除也是鼻咽癌的主要危險因子。

 

醫師表示,男性罹患鼻咽癌的比例是女性的2倍,且患者多社經地位低、患有慢性疾病,而這名婦人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不菸不酒,沒家族病史,自我健康管理良好,罹癌實屬少見。

 

鼻咽癌警訊:耳悶、鼻涕帶血、頸部莫名腫塊

 

鼻咽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耳朵悶塞是徵兆之一。林麗慧醫師表示,耳咽管一端開口於鼻咽側方,具有平衡中耳腔壓力的機能,當鼻咽腫瘤影響到耳咽管時,會表現耳朵悶塞、耳鳴、耳膜內陷、中耳積液、聽力退化與障礙等症狀。其他鼻咽癌常見症狀,還有頸部不明原因腫塊、持續鼻涕或痰液帶有血絲。

 

早期發現鼻咽癌的徵兆,早期治療可提高治癒率。第一期鼻咽癌原則上單獨使用放射治療,第二期以上會考慮使用同步化學放射治療方式。若不幸罹患鼻咽癌,建議立即著手正規治療,切勿拒絕放射治療延誤病情,並且應在治療後定期追蹤是否有腫瘤復發。

 

 

 

 

 

 

 

 

 

 

 

 

 

 

 

 

 

 

 

 

 

 

 

 

 

.許多女性常有痛經的困擾,有的人會痛到在地上打滾,有的人則隱忍讓它過去,有些人則必需靠吃止痛藥才能度過,但是,等到下一次月經再來時,痛經的問題卻再度發生。中醫師表示,針灸對於原發性痛經可有效改善,但須搭配飲食、作息的改變,才能緩解。至於繼發性痛經,針灸三陰交、血海、中極、關元等穴位,對痛經也有緩解作用。

 

 

 

緊張、情緒不穩定、生活作息紊亂、月經期間劇烈活動、工作繁重勞動等,有可能引起痛經。

 

中醫師廖婉絨表示,痛經是指隨著月經週期反覆發作的小腹疼痛,並且伴隨身體其他不適症狀,已影響到生活和工作;一般多發生在月經來潮前1-2天或行經第一天,也有延至2-3天或是月經乾淨後才不痛。

 

痛經分再種:原發性、續發性兩種

 

★原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是指骨盆腔內的生殖系統沒有明顯病變、沒有器質性原因所引起的痛經。是一種找不出原因的經痛,可能與子宮頸狹窄、子宮位置過度後屈等因素有關。此外,緊張,情緒不穩定、生活作息紊亂、月經期間劇烈活動、工作繁重勞動、受寒或過食冰冷寒涼之物、體質虛弱等因素,造成疼痛的耐受力下降,也易引起經痛加劇。

 

原發性痛經常見於18-24歲女性,尤其是未婚和未生育過的女性。症狀是下腹痙攣性疼痛或陣痛,最劇烈的疼痛常發生在經期第一天,疼痛很少超過兩、三天,往往在月經初潮後不久即出現,以後逐漸加重,但是在結婚生育後常會減輕,甚至痊癒。

 

續發性痛經是指骨盆腔內的生殖系統有可見的病變、有病理疾病所造成的痛經。通常發生在初經後好幾年,可發生於各種年齡的育齡女性,一般多見於30歲以後。是一種充血性的疼痛,感覺直腸被壓迫、腹部下墜,且伴隨腰薦椎、背後疼痛而延伸到大腿。除了經期疼痛外,疼痛也可能發生在月經來前一週並持續至月經結束以後數天,也可能在性交時疼痛,或解便、排尿時疼痛。

 

 

 

廖婉絨中醫師表示,針灸三陰交、血海、中極、關元等穴位,對原發性痛經可有效改善。但須搭配飲食、作息的改變,如忌吃生冷寒涼食物,例如冰品、西瓜、水梨等,經期可多喝些溫水、熱湯,以減輕下腹不適。另外,經痛時可用熱水袋敷下腹部,能讓肌肉放鬆,舒緩疼痛。生活要規律,睡眠要充足,精神要愉快。

 

 

 

由於繼發性痛經通常生殖系統有器質性的病變,要根治痛經應該先要解決器質上的根本病變。不過針灸三陰交、血海、中極、關元等穴位,對痛經也有緩解作用。

 

 

 

治療痛經何時是最佳的針灸時機?廖婉絨中醫師說明,痛經當下針刺穴位,刺激較為強烈,效果比較立顯。不過,平時即可通過針灸來調和氣血、溫通經脈、活血止痛,從而改善痛經體質。

 

 

 

穴位按摩止經痛妙招

 

 

 

廖婉絨中醫師提供女性朋友們一套穴位按摩止經痛的妙招:

 

 

 

動作:

 

 

 

1.坐姿(或仰臥),雙手交疊置於肚臍下的「關元穴」及「中極穴」上。

 

 

 

2.用交疊在下的大拇指掌面魚際部位,持續揉按穴位35分鐘,使熱覺深透丹田,因兩穴位置相近,可一起揉按。

 

 

 

3.接著用交疊的雙手,置於肚臍下小腹旁兩側的「子宮穴」上,每個穴位分別持續揉按3分鐘,使熱覺深透丹田。

 

4.盤起右腳,右手大拇指按壓右膝上內側的「血海穴」,左手大拇指按壓右足踝內側上的「三陰交穴」,雙手一起按壓5秒,持續按壓20下;再盤起左腳,同樣按壓左側的穴位。效果:

 

 

 

手掌揉按腹部的關元穴、中極穴及子宮穴,以溫通經脈,活血止痛;指按於脾經的血海穴、三陰交穴,有調和氣血,通經活絡的效果。

 

 

 

【認識穴位位置】

 

 

 

★中極穴

 

 

 

﹝穴位﹞肚臍下4(關元穴下1)處。

 

 

 

★子宮穴

 

 

 

﹝穴位﹞肚臍下4(中極穴),旁開3(4指幅寬度)處。

 

 

 

★血海穴

 

 

 

﹝穴位﹞屈膝,在大腿內側,膝蓋骨頂端上2寸處。

 

 

 

★三陰交穴

 

 

 

﹝穴位﹞在足內踝上三寸(4指幅寬度),小腿脛骨內側後方凹陷處。穿高跟鞋就別再跑步了!中國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女性經常穿高跟鞋跑步恐造成「長期傷害」,比較可能患膝關節炎,並在晚年引發疼痛;另外,鞋跟越高,跑步時腳踝扭傷的風險也跟著升高。英國的研究則顯示,常穿高跟鞋會使小腿肌肉萎縮。

 

忙碌的女性有時小跑步追公車、過斑馬線,或趕最後一班火車。10個穿高跟鞋的女性裡有9個表示會感到酸疼、疲憊、腳麻或拇趾囊腫。然而,穿高跟鞋被視為時尚的象徵,它使人腳步縮短,可展現更優美的步態、塑造修長的腿型、增添吸引力和自信,使很多女性不顧疼痛而繼續穿高跟鞋。

 

為探討高跟鞋對女性健康的影響,中國浙江省寧波大學的研究員以年輕女性為研究對象,觀察她們穿3種不同的鞋子:1.5公分高的平底鞋、4.5公分高的高跟鞋、7公分高的高跟鞋。

 

研究團隊發現,穿7公分高跟鞋跑步的女性最易引發膝部或髖部扭傷,研究員說,穿高跟鞋跑步時,膝蓋會承受更大的壓力,恐對膝蓋造成長期的傷害,引發膝蓋骨關節炎。另外,踝關節也可能因此受傷,而受傷的程度與鞋跟的高度成正比,且恐進一步引發扭傷。

 

研究員指出,雖然研究對象只局限在年齡21-25歲的女性,但其它年齡的女性穿高跟鞋也面臨相同的風險,可能導致關節磨損或受傷。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與技術期刊》。

 

過去的研究也曾發現,女性穿一天的高跟鞋後若換上平底鞋可能弊大於利,這是因為長時間穿高跟鞋會使小腿肌肉變短、變弱,換上平底鞋後,小腿肌肉伸展到一個新的姿態,反而會引起疼痛和不適。

 

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的研究則發現,每週穿5天高跟鞋並持續2年以上,最多可能使小腿肌肉萎縮13%

前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謝天渝今天說,注重外面食品衛生,也要注意口腔衛生,不刷牙吃早餐會將孳生一夜的口腔細菌吃下肚。

 

謝天渝說,很多人早起不刷牙就進食,是一大錯誤,因為睡覺時口腔內是處於靜止狀態,潮濕又封閉的環境易成為細菌溫床,早上起床如果不刷牙就進食,等於是將滿口細菌伴隨食物一起吞下肚,可能比不洗手就吃東西還不衛生。

 

為提升國民口腔健康,前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教授、開業牙醫謝天渝下午在高雄舉行「『8020』牙齒、健康呷百二」記者會,希望藉由平日牙齒保健,讓人人在80歲時都還能擁有20顆的健康牙齒。

 

謝天渝的岳母朱月娥,高齡80歲卻仍擁有一口好牙,她也現身說法,分享牙齒保養撇步,她表示,女婿培養了她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每3個月上診所接受口腔健康檢查,每半年洗牙一次,將口腔內的牙結石清一清,「定期保養」下,如今依然喜歡「吃硬不吃軟」。

 

起源於日本8020運動為一項全民口腔保健運動,謝天渝2007年起就積極推動,但獲得迴響不大,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1年提出8020計畫後,再度燃起謝天渝當時推動熱情,希望結合牙醫、媒體及企業的力量一起推動成全民運動。

 

謝天渝表示,「民以食為天,食以牙為本」,外面食品安全固然重要,體內的口腔保健及衛生也不可輕忽,內外兼顧才能吃出健康。

 

他說,口腔須從小保養,因為口腔與全身健康的關係環環相扣,口腔若不健康,可能會影響全身健康,如果注重牙齒保健,活到80歲保有20顆牙,就非難事。

 

民眾不要以為生機飲食絕對有益養生健康,其實還是要看怎麼吃。中醫師張文馨表示,一般民眾的觀念認為,生機飲食是以「生吃」有機食品來達到養生健康的目的。然而中醫認為,大部分生機飲食都是生冷的食物且屬性寒涼,長期空腹食用恐會促使體質偏寒或加重身體不適,尤其不利於體質虛寒的人。

 

張醫師指出,有些民眾喜歡早上一起床就空腹喝下蔬果汁、精力湯,長期下來果反而促使體質開始轉向偏寒的型態,甚至於加重婦女經痛、手腳冰冷、鼻子過敏、拉肚子、胃痛、頭痛、氣喘等身體不適的症狀。

 

所謂精力湯通常指的是生機飲食的代表食品,食材包括蔬菜、水果、芽菜、堅果等綜合食物所做成的飲料。

 

張文馨醫師進一步指出,民眾要享受既養生、又健康的生機飲食,最好先從解決食物生冷屬性開始做起,做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用性質溫熱的食物來調和即可改變屬性,譬如在生機飲食中加入薑汁、韭菜、核桃、荔枝、龍眼、黑糖、黑芝麻等食物,就可以盡量緩和食物的寒涼屬性。

 

建議民眾早晨起床時,可以先喝下五百毫升的溫熱開水,或是先吃一些熱食比較好,同時避免在空腹狀況下飲用蔬果汁或生機飲食,如此才能夠透過生機飲食來達到養生健康的目的。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秋季養生應注意「精神調攝」。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秋季氣候逐漸轉冷,日照也減少,氣溫也漸降,易使人情緒產生波動,或易煩躁、傷感,保持神志安寧也是秋季養生的一環。

 

中醫師陳萍和表示,秋季氣候易使人情緒產生波動,尤其是老年人身臨草枯葉落、花木凋零的深秋,更易出現蕭條、淒涼、垂暮之感,進而引起憂鬱、悲傷。

 

中醫古籍中就提到,「秋時淒風慘雨,草木黃落,年高之人身雖老弱,心亦如壯,秋時恩往昔親朋,動多傷感,季秋之後,水冷草槁,多發宿患」。因此,秋季養生應注意「調攝精神」;儘量保持心情愉快。喝些菊花茶,也有安神作用,利於調暢情志。

 

日本經濟新聞電子版報導,8成的日本成人可能患牙周病,嚴重的會失去牙齒。要預防牙周病應該養成正確的刷牙、吃東西細嚼慢嚥等生活習慣,還要接受定期查,讓牙醫清除齒垢和牙結石。

 

所謂的牙周病是含在齒垢上的一種牙周病菌造成的,會破壞牙齒周邊的組織,使牙齦腫脹、出血,嚴重的會使牙齒脫落。很多人有了牙周病的初期徵兆而不自覺,因此應該經常確認自己是否有牙周病的前兆。

 

報導指出,刷牙、吃硬的食物會出血,很可能是牙齦受細菌感染而發炎,牙齦腫脹的話,可能症狀已經相當嚴重。健康的牙齦是粉紅色的,患牙周病的話,可能變紅腫甚至發紫。有些人胃腸健康,但有口臭,口中也黏黏的,這也可能是牙周病菌已在口中繁殖。

 

預防牙周病要用正確的刷牙法,才能清除牙齒和牙根之間的齒垢,只要將牙刷傾斜45度角刷即可,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只刷同一個方向,上下左右呈小圓形狀刷牙,可以有效地清除齒垢。要注意不能只刷牙齒表面,背面也要刷乾淨,牙刷毛尖若張開就要快點換新牙刷。

 

現在日本還提倡吃完飯一小時後刷牙,因為現代人多吃酸性食物,即使是堅硬的琺瑯質也會被酸性侵蝕,而飯後口中會分泌較多唾液,可以保護牙齒,因此刷牙以飯後1小時後為佳。

 

 

 

大家都知道全麥吐司、菠菜、蘑菇、花椰菜、檸檬、草莓、綠茶、芥末醬,這幾樣食物很健康,但絕對想不到它們也有天生一對的絕配,兩兩加在一起,可發揮神奇力量,讓你我簡單吃東西就能更健康!

 

 

 

 

 

1. 綠茶+檸檬=消除脂肪

 

綠茶具有兒茶素,這種抗氧化物能快速燃燒脂肪。加一點檸檬汁則更能加強減肥效果。研究顯示,檸檬的維生素C能幫助人體吸收3倍的兒茶素。從今天開始,你可放心喝翡翠檸檬或檸檬霸了,但記得一定要減糖。

 

2. 草莓+全麥吐司=補充元氣

 

全穀類麵包含有能防止疲勞的鐵質。營養學專家Stephanie指出,如果缺少鐵質你的血液就無法攜帶補充活力的氧氣,使你整天昏昏沈沈。而草莓中的維生素C可將鐵質由不可溶的營養素轉換成可溶,就更方便血液輸送了。

 

3.蘑菇+菠菜=強健骨骼

 

蘑菇是少數具有維生素D的食物,而菠菜則含有豐富鈣質。紐約的Jackie醫師指出,人體需要有維生素D轉化合成為骨化三醇(calcitriol),這種荷爾蒙可強化骨骼的鈣質吸收,強化骨質。人體最早從25歲開始就會流失鈣質,請現在就開始存骨本吧!

 

 

 

 

 

4.花椰菜+芥末醬=抗癌聖品

 

伊利諾州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吃花椰菜時蘸一點辛辣佐料,像是黃芥末或綠芥末醬,可使這種蔬菜抗癌效果提高一倍。辛辣食品中的黑芥子酶(myrosinase)能促進花椰菜釋放蘿蔔硫素(sulforaphane),這是公認的抗癌成份。為清淡的蔬菜來點刺激的味道吧!

 

生活中充斥食品安全風暴、癌症威脅、網路成癮的誘惑、肥胖的困擾、環境污染等,這一些都與健康習習相關,根據一項亞太區成年人健康態度與行為的調查顯示,台灣的健康生活指數為58(以100為最高),排名倒數第3,僅高於韓國與印度。台灣成年人普遍不滿意目前的健康狀況,75%台灣民眾認為自己健康比5年前差。

 

 

 

亞太區成年人健康態度與行為的調查顯示,台灣的健康生活指數為58,排名倒數第3

 

亞太區成年人健康態度與行為的調查顯示,台灣的健康生活指數為58,排名倒數第3

 

根據調查顯示,網路與智慧手機的普及,造成許多低頭族,而長時間盯著螢幕,嚴重排擠睡眠與運動時間,形成影響健康生活的新威脅;上網與線上遊戲是許多人紓解壓力的方式之一,卻也進一步導致睡眠不足、久坐不運動等負面影響。

 

 

 

癌症、過胖、心血管疾病 最令人擔憂

 

 

 

此外,台灣、香港與中國之民眾,均認為癌症、過胖與心臟血管疾病,為前三大之「最令人擔心的健康問題」。台灣成年人最擔心罹患的疾病是癌症,而大腸癌排名第一,其次是肝癌和肺癌;乳癌和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最大的恐懼。但儘管對癌症有著高度的憂慮,僅有45%台灣成年人在過去12個月有做過定期健康檢查,是15個受訪市場中比較低的。

 

 

 

8成的人想減重 定期運動僅55

 

 

 

遭受肥胖困擾的人也不少,調查發現有高達8成的人想減重,等於每5個成年人中有4個人想減重,是受訪15市場中比例最高的。報告也指出,有77%台灣30歲以下年輕人認為自己體重過重,希望可以再瘦一點。體重將會是一個重大挑戰,但只有58%的台灣成年人有定期運動的習慣。

 

網路普及 造成低頭族睡眠不足

 

 

 

網路普及,也使健康亮紅燈,報告指出,網路與智慧手機的普及,造成許多低頭族,而長時間盯著螢幕,嚴重排擠睡眠與運動時間,形成影響健康生活的新威脅;上網與線上遊戲是許多人紓解壓力的方式之一,卻也進一步導致睡眠不足、久坐不運動等負面影響。

 

 

 

8成國人憂心 食品安全與標示 

 

 

 

近來食品安全風暴,也造成人心惶惶。大部份的台灣民眾非常擔心食物安全和食物標示,8成國人憂心「食物中含有對人體有害成分」、「商品標籤上所載的與實際內容不符」和「購買的食物可能因某些緣故而變質」,均是國人最關注的食物安全相關問題。

 

 

 

這一項調查是由AIA友邦保險集團於今年7月至8月間,針對亞太區15個市場的10,24518歲到65歲人士進行一項關於健康生活指數的大規模調查,台灣的受訪人數為400人。天都感覺「虛累累」,壓力大、睡眠不足嗎?小心是疲勞症候群找上門。尤其經常加班熬夜、緊張,還有大量說話,以及在季節變換空氣乾燥時,都是氣虛的高危險族群。中醫師建議,不妨補充養生古帖「生脈散」的黃金3寶配方,不但能養氣,更能提振元氣!

 

 

 

 

 

中醫師賴清旭表示,根據調查,有4成的人每天睡眠不到6~7小時,加上秋冬季節交替,空氣十分乾燥,以致近來因為元氣不足上門求診的病患約增加23成。元氣不足,就是身體活力不足、保護力降低,進而影響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出現精神不濟、全身倦怠無力等症狀,若不善加養氣並鞏固元氣,容易誘發其他合併症。

 

養生名帖「生脈散」 鞏固元氣

 

中國中醫典籍明載養生名帖「生脈散」,這也是乾隆皇帝經常服用的養生配方,主要黃金3寶組合包括:人蔘、麥門冬與五味子,三大成分三管齊下;其中,百補之王人蔘可大補元氣、促進新陳代謝;麥門冬滋陰清潤,可退火、降火氣,調和人蔘補氣後所產生的火氣;而五味子味酸性溫,可保護人體、鞏固元氣。

 

補氣黃金3寶 人蔘、麥門冬與五味子

 

補氣黃金3寶採取複方組合,而且依照「先補、後潤、再固」的原則,加以滋養元氣,幫助調養身體。其中3種成份缺一不可,尤其以人蔘來說,台灣每年進口人蔘的重量將近120萬公斤,等於1年吃掉將近市價7億元的人蔘,人蔘可大補元氣、促進新陳代謝,此外,人蔘總皂苷為人蔘中主要活躍精粹的成分,是人蔘帶給人體養份元氣功效的主要原因。

 

 

 

 

 

視教父王偉忠偉忠哥經常往返兩岸三地,成為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有時難免感覺時間不夠用,現年56歲的他,經過檢測「氣齡」發現十分吻合,表示尚未衰退,原來平時重視運動的他,近幾年也開始注重養生,尤其當疲累時,便想到補充養蔘飲,Hold住元氣。

 

平日養元氣妙方 飲食運動齊下

 

恢復元氣有多種方法,包括食療、按摩、針灸、藥療等,其實飲食部份注意儘量從飲食中攝入一些能量,可吃也不能盲目,而是要有所選擇,包括攝取具有補氣抗氧化的食材,如含兒茶素的綠茶、番茄中的茄紅素,有助減少心血管病變;還有富含維生素C和果膠的蘋果,還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和血糖;此外,也要維持固定運動,增加體能。台灣人愛吃火鍋,尤以秋冬季節最為頻繁,除了各式湯頭,最常吃的食材就是各類火鍋料,但專家警告,加工食品所添加的磷,目前使用量無法估計,攝取過量會造成鈣磷比重失衡,促使血管鈣化,導致腎臟病惡化,增加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堪稱「另類的反式脂肪酸」,將成為健康殺手。

 

 

 

 

 

增加口感、降低成本 含磷食品泛濫

 

目前衛生福利部核准的含磷食品添加物近600餘種,其中常見的有偏磷酸鈉、磷酸鈉、磷酸氫二鈉、聚磷酸鈉、焦磷酸鈉及三磷酸鈉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部主任金惠民指出,常見含有「磷酸鹽類」的食品,包括各類火鍋料(丸餃類)、加工肉品(香腸火腿等)、速食麵、速食濃湯、各類粉劑、冰淇淋及碳酸飲料。

 

即便是米粉、河粉、蘿蔔糕等傳統米食,含米量低,業者多以磷酸、醋酸等處理過的化製修飾澱粉替代;麵食、麵包、鬆餅及餅乾點心類,除在原料粉可能使用含磷的修飾澱粉,製造過程中還可能再添加數種磷酸鹽類作為品質改良劑使用。

 

磷用於加工食品,可發揮保水、黏著、架橋、抑菌、增加風味、避免食物結塊的作用;加入碳酸飲料中,則可調整顏色、酸化、抑菌;用於麵包、點心、餅乾之泡打粉,則取其膨鬆效果。

 

過去麵包業常用的膨鬆劑多為鋁鹽類,如今考量鋁對失智的影響,轉為使用含磷膨鬆劑及含磷的麵粉改良劑,但卻又衍生出心、腎的危害。

 

 

 

 

 

磷攝取過量 危害不只是腎臟

 

多數人以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才需要控制磷的攝取量。不過,金惠民營養師表示,研究顯示磷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子,當磷攝取量增多,會刺激調節磷恆定的荷爾蒙FGF-23(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3)分泌。過高的FGF-23荷爾蒙,會造成鈣的恆定失調、血管鈣化、加重慢性腎臟病期程,並且有較高死亡率。

 

金惠民營養師表示,存在於自然食物中的磷,如植物性來源的全穀類、豆類及堅果類,其所含的磷以「植酸」型式存在,人體吸收率約為10%至30%;動物性來源則為60%;加工食品所使用的無機磷,則100%被吸收。

 

吃天然食材 健康零危害

 

令人擔憂的是,加工食品的添加劑多為複方,甚至美其名為「改良劑」、「增稠劑」,磷的使用量目前無從估計、沒有分析值,食品安全難以把關,且一般健康檢查鮮少測定血清磷,容易讓民眾錯失早期預防的時機。營養師提醒民眾選購產品時應注意食品添加劑的標示,且飲食不能只追求口感,應儘量使用天然、低度加工的食材。

 

健康人攝取過量的磷,會增加腎病惡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骨質疏鬆等疾病的風險,因此今年2月在美國的一場「磷」研討會中,已有學者建議修正目前的血磷正常範圍值。

 

117日是民俗「立冬」日子,中醫師認為,立冬過後的起居調養應以「養藏」為原則,還應注重「補腎」。早睡早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利用藥膳調理體質,對健康絕對有加分效果。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冬天天氣寒冷,寒與腎相應,最易傷害腎的陽氣,這對身體容易發生腰膝冷痛、易感風寒、夜尿頻多等疾病;另外,腎陽氣虛又傷及腎陰,腎陰不足,則咽乾口燥,頭暈耳鳴疾病也隨之而生,所以冬天對「腎」的保養十分重要。

 

冬補:以溫補為原則

 

冬要溫補,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不但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建議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養生:因人、因地而異。

 

而怕冷虛寒體質的民眾,冬天吃薑母鴨、十全雞或羊肉爐等,雖然可以讓身體變得較溫暖;但是容易燥熱的民眾,冬天反到要吃苦瓜降火,如果要補也盡量以溫補方式,像四物搭配苦瓜、鳳梨等食材享用,才不會因為氣血過於旺盛,造成身體負擔。

 

藥膳進補 補血活血兩相宜

 

俗語「補冬補嘴空」,至於立冬如何進補?中醫師吳明珠建議,飲食調養要遵循「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因為進入冬季以後,氣候漸冷,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以滋補為主。

 

尤其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清補、溫補,萬萬不可盲目進補,以免不適體質,反而出現口破、失眠或身體不適的情形。

 

【當歸生薑羊肉湯】

 

材料:去骨羊肉1斤、當歸1兩、生薑片2兩。

 

做法:羊肉洗淨,並以清水煮熟後撈出。重新將羊肉放入鍋中,加入當歸、枸杞、薑片煮至熟爛。

 

功效:趨寒補氣養血。

 

【補肺益氣茶飲】

 

材料:西洋參3錢、黃耆3錢、枸杞3錢、紅棗610個、雞腿2隻。

 

做法:中藥快速沖洗乾淨後入大碗公加水約500cc蓋上蓋子後入電鍋外鍋放1碗水按下開關後即可,等開關跳起來後放溫即可食用。

 

功效:補氣養肺袪寒溫經補血。

(長庚醫院毒物科林杰樑醫師、譚敦慈護理師撰寫)

 

 

 

牛奶、豆漿都是早餐重要飲品,除了醫療限制之外都可隨個人習慣選用。

 

但是可依下列方式選購,給自己的健康更多保障。

 

 

 

選擇牛奶的方式

 

1、空腹喝牛奶有助鈣吸收。

 

2、每日不超過 2 (每杯約240 CC左右,不可當水喝)

 

3、選擇純牛奶。

 

4、不要選擇人工調味的風味牛奶。

 

5、儘量選擇無添加人工色素的純牛奶

 

6、儘量不選擇添加高果糖糖漿的牛奶

 

7、成人及肥胖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儘量選擇脫脂牛奶。

 

8、不與巧克力、韭菜、菠菜等含草酸高的食物一起飲用。

 

9、牛奶不與碳酸飲料及添加磷酸鹽食品共食。

 

10、若用紙盒只能加溫勿加熱,最好倒入磁杯加熱以減少塑化劑攝取。

 

11、疾病復原期及發育中的兒童,牛奶是好的補充品。

 

 

 

選擇豆漿的方式

 

1 選擇多品牌、小包裝、真空包。

 

2 非基改黃豆。

 

3 可與燕麥、蕎麥穀類並用可增加完整蛋白質吸收。

 

4 燕麥、蕎麥選擇原始顆料,非加工過。

 

5 泡黃豆夏天最好放在冰箱,以免黴菌汙染。

 

6 儘量不選擇添加高果糖糖漿。

 

7 儘量不選擇加香料及豆粉。

 

8 儘量自製豆漿務必煮熟,同時不要濾渣。

 

9 豆漿雖然健康,但是每天不要超過2(每杯約240 CC左右,不可當水喝)

 

 

 

預防吃黃豆脹氣的方法,就是黃豆先泡水再磨漿,同時小口喝,喝時不說話,減少空氣進入。

 

大豆雖然健康,但不建議吃發酵過的豆類。

 

心血管疾病、更年期、減肥、抗老化、乳癌、大腸癌、前列腺癌可多選擇豆漿。

 

 

 

林氏食譜

 

黃豆2份+燕麥1份+蕎麥1 打成豆漿

導致失眠4大地雷食物

1.高脂飲食

肚子餓容易使人睡不著,但宵夜良伴經常是香噴噴的鹽酥雞、薯條等炸物,再加上一杯好喝的珍珠奶茶,但這樣的宵夜恐怕是滿足了口慾,卻影響睡眠;因為這類食物不但份量多,且油脂含量特別高,容易延長消化時間,進而影響睡眠品質。

2.辛辣刺激食物

酸酸辣辣滋味好又開胃,但如果在晚上或宵夜食用,太辣的食物(辣椒、花椒、大蒜、芥末、胡椒、生薑等)容易引起腸胃不適,或造成胃灼熱感,令人難以促進睡眠的氛圍,嚴重者甚至整晚跑廁所。

3.酒精

許多人常以為喝酒可以助眠,但其實喝酒雖然可以讓人快速入睡,但當酒精代謝後,半夜有可能突然清醒,再也睡不好,甚至還可能會出現宿醉現象,降低睡眠品質。另外人體對酒精的依賴性會逐漸增加,若想靠喝酒來助眠,最後恐造成無法節制、愈喝愈多的情形,長期下來就養成酗酒習慣。

4.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富含咖啡因的食物除了咖啡之外,在綠茶、烏龍茶、碳酸飲料、巧克力中也都有,盡量避免在睡前攝取。

 

避開了讓你睡不好的地雷之後,如果想要提升睡眠品質,選對食物也很重要。陳俞穎營養師表示,在晚餐或睡前當肚子飢餓時,可以健康攝取而幫助睡眠的食物大致上可分為3大類。

有助睡眠的3大類食物

1.富含色胺酸的食物

色胺酸(Tryptophan)是天然胺基酸的一種,為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而血清素的作用在可減緩神經活動、讓人放鬆、引發睡意。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如乳製品、堅果類(葵花子、芝麻、南瓜子)、蜂蜜、雞蛋等。但須注意乳製品選擇以脫脂或低脂為佳,而堅果類屬油脂類,過量攝取將不利於體重的控制。

2.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過度飢餓容易使人睡不著,如果非要吃宵夜的話,可以選擇高纖低醣的食物;如一份水果(棒球大小的水果一顆)或是一碗麥片粥再搭配一杯富含色胺酸的溫牛奶,就是一份助眠又健康的宵夜。

3.富含γ-胺基丁酸(GABA)的食物

人睡覺後可消除疲勞,是因為睡眠時會產生γ-胺基丁酸,這是一種人體可自然產生及合成的胺基酸,能調節交感神經系統之作用,以抑制或阻斷神經細胞過度興奮,具有消除神經緊張,舒壓安眠的功能。因此可多攝取富含GABA之食物,如發芽米、蕈菇類、納豆、番茄、味噌、南瓜、高麗菜、泡菜等。

陳俞穎營養師補充表示,良好的睡眠品質不僅能幫助隔天思慮清晰、活力百倍,也是讓體內賀爾蒙正常作用,維持新陳代謝、健康享瘦的重要關鍵。掌握以上幾點食在重要的要素外,再搭配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以及就寢前先養成培養睡眠情緒(播放輕柔的音樂、少看易使情緒起伏激烈的影集、避免使情緒緊張的遊戲、維持良好舒適的睡眠環境),就可輕鬆擁有一夜好眠!

肝臟是我們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生氣和易怒都會導致肝臟氣血淤滯而成疾。肝臟的健康跟身體是具有很大關係的,所以,平時要注意情志養生,盡力做到心平氣和。那麼飲食如何保護肝臟呢?保護肝臟的飲食要注意哪些呢?來了解一下。

 

 

 

秋天是養肝季節,從飲食上就要注意調理。(圖片提供/99健康網)

秋天是養肝季節,從飲食上就要注意調理。(圖片提供/99健康網)

 

 

1、飲食要清淡

 

肝臟是人體的排毒器官,想保護肝臟就需要從飲食上減輕肝臟負擔。所以,保護肝臟飲食就要以清淡為主,營養豐富,盡量的保持飲食均衡。

 

2、少吃油膩、辛辣、油炸食物

 

這些食物比較傲難以消化,平時多吃的話,會導致腸胃喝肝臟的負擔。所以,在飲食上還是要少吃油膩、辛辣、油炸食物為好。同時也要注意,不要暴飲暴食,這種飲食方法也會引起消化液分泌異常,從而導致肝臟功能失調。

 

3、多吃新鮮蔬果

 

新鮮的瓜果、綠色的食品是保肝護肝的飲食最佳選擇。想要保護肝臟平時也要多喝水、補充體液,增強血液的循環,這樣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可以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4、少飲酒

 

想要保護肝臟平時就要少喝酒,因為肝臟代謝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多喝酒是會傷肝。特別是長期酗酒更會影響肝臟的健康、甚至生命。

 

小編提醒:飲食對保護肝臟是具有很大作用,其實,平時在保肝護肝的時候,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盡量不要熬夜,經常熬夜對肝臟的健康也是有影響的。

 

詩篇11

2-8 12 13

諍言11

2 8 9 11-13 16 17 23-25 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redrawc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